惊秋
喻凫〔唐代〕
莺啭才间关,蝉鸣旋萧屑。
如何两鬓毛,不作千枝雪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黄莺刚唱完它宛转悠扬的歌,蝉儿紧接着就响起了凄凉而细碎的鸣叫。
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头发已经有些花白, 却没有雪花般的白发一片。
注释
莺啭:黄莺婉转而鸣。
间关:形容宛转的鸟鸣声。
萧屑:形容凄凉而细碎的声音。
简析
这首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。莺鸟和蝉虫的声音象征着不同的季节和光阴的变化。莺鸟的歌声代表着春天的活力和生机,而蝉虫的鸣叫则预示着夏天的渐渐结束。诗人通过对自己年岁的描写,表达了时光的不可逆转以及岁月的无情。尽管岁月使得诗人的头发变白,但他并没有失去内心的洁白和纯真,如同雪花般轻盈而纯洁。 这首诗的主题是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,以及对光阴逝去的思考。通过自然界中春莺与夏蝉的比喻,诗人深刻地表达了人生短暂而不可逆的真理。
喻凫
唐代诗人,约公元804年前后生,江苏常州人。他在开成五年(840年)考中进士,最终官至鸟程县令。喻凫以诗名闻于世,他的作品被收录在《全唐诗》中,共有六十五首诗。 生平事迹 早年生活与才华:喻凫早年便以才名闻于江南,他的诗作深受人们推崇。许多后来的才子学人都尊称他为喻先辈。他的诗风效法贾岛,与李商隐、姚合、方干、顾非熊等诗人多有交往,互有唱和之作。 科举之路:在科举考试中,喻凫曾拿着自己的作品请杜牧点评,但未能得到赏识。尽管如此,他最终在开成五年考中进士,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。 仕途与诗歌创作:喻凫在仕途中也继续创作诗歌,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仕途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描绘。他的代表作有《游北山寺》《冬日寄友人》《王母祠前写望》等。 67篇诗文 2条名句
佳人
杜甫〔唐代〕
绝代有佳人,幽居在空谷。
自云良家子,零落依草木。
关中昔丧乱,兄弟遭杀戮。
官高何足论,不得收骨肉。
世情恶衰歇,万事随转烛。
夫婿轻薄儿,新人美如玉。
合昏尚知时,鸳鸯不独宿。
但见新人笑,那闻旧人哭。
在山泉水清,出山泉水浊。
侍婢卖珠回,牵萝补茅屋。
摘花不插发,采柏动盈掬。
天寒翠袖薄,日暮倚修竹。
桃源行
王维〔唐代〕
渔舟逐水爱山春,两岸桃花夹古津。
坐看红树不知远,行尽青溪不见人。(不见 一作:忽值)
山口潜行始隈隩,山开旷望旋平陆。
遥看一处攒云树,近入千家散花竹。
樵客初传汉姓名,居人未改秦衣服。
居人共住武陵源,还从物外起田园。
月明松下房栊静,日出云中鸡犬喧。
惊闻俗客争来集,竞引还家问都邑。
平明闾巷扫花开,薄暮渔樵乘水入。
初因避地去人间,及至成仙遂不还。
峡里谁知有人事,世中遥望空云山。
不疑灵境难闻见,尘心未尽思乡县。
出洞无论隔山水,辞家终拟长游衍。
自谓经过旧不迷,安知峰壑今来变。
当时只记入山深,青溪几度到云林。
春来遍是桃花水,不辨仙源何处寻。
灵隐寺
宋之问〔唐代〕
鹫岭郁岧峣,龙宫锁寂寥。
楼观沧海日,门对浙江潮。
桂子月中落,天香云外飘。
扪萝登塔远,刳木取泉遥。
霜薄花更发,冰轻叶未凋。
夙龄尚遐异,搜对涤烦嚣。
待入天台路,看余度石桥。